缓凝剂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

(1)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
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缓程度,取决于所用缓凝剂类型及掺加量、水泥品种及用量、掺和料、水灰比、环境温度、掺加顺序等因素。
 
①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,糖类的缓凝作用最大,羟基羚酸类其次,而木钙类则相对小些,但也有一定的缓凝作用。许多缓凝剂的缓凝作用会随掺加量增大而加大,但也有少数种类的缓凝剂,其缓凝作用随掺加量而发生变化,在一定范围内有明显的缓凝作用,超过一定限度后反而会产生促凝作用。
 
②缓凝剂大多只对水泥中某一些组分起较大作用,例如主要是对C3A起的作用,而对C,S、CaS的作用相对较小。缓凝剂的作用与所用水泥品种有很大关系。一般,C3A及碱含量低的水泥,比这些成分含量高的缓凝效果要好。在凝结作用中,C3A和C3S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水化反应,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期间,由于C3A的优先吸附作用,C3A成分所消耗的缓凝剂要比C3S多,因此,在CA含量低的水泥中,由于被C3A吸附的缓凝剂量少,留在液相中的缓凝剂量大,在溶液中的缓凝剂的浓度也大,对硅酸盐相的延缓水化作用就大,故可使混凝土凝结时间相对延长得多些。水泥中的碱类能与某些缓凝剂发生相互作用,可以使缓凝剂延缓水泥水化的能力降低以至丧失,故使用碱含量低的水泥可以使缓凝剂的作用更好地发挥。例如在C3S中过量参加木质素磺酸钙可使水化无限延长,而加入碱类物质则可以阻止发生这种现象。
在有些情况下,当水泥中的硫酸盐数量较少,同时没有足够石膏存在下,C4AF会析出含有三价铁离子的凝胶,沉积到正在水化中的硅酸钙成分的表面上,则铁相对凝结的影响无法得到抑制,因而会使水化减慢,而加入过量的SO3(如石膏、NaSO4等)时又可使其缓凝作用趋于正常。

③混凝土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不同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发生变化。一般情况下,富混凝土凝结时间比贫混凝土凝结时间要短,如在高标号混凝土施工中,为达到一定的缓凝效果,通常要使用更多的缓凝剂。
 
④温度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影响。温度升高,水化反应速率加快,故凝结时间一般随温度升高而缩短。因此,对于同一种缓凝剂,在高温时则应使用较大的掺量。不同的缓凝剂缓凝作用随温度的升高影响不同。羟基羚酸类缓凝剂在高温时对C3S的抑制程度明显减弱,因而高温时缓凝效果降低,必须加大掺量。而醇、酮、酯类缓凝剂对CaS的抑制程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,掺量一般可不随温度而变化。气温降低,羟基羚酸类及糖类、无机盐类缓凝剂缓凝时间都将显著增长。有研究表明,高温条件下不同的缓凝剂的缓凝能力差别较大,如无机盐缓凝剂三聚磷酸钠、六偏磷酸钠和偏棚酸钠,对高温下碾压混凝土的缓凝作用不明显,即使增加掺量,也难以奏效。各类缓凝物质的缓凝效果依次为:糖类>磷羚酸>柠檬酸>柠檬酸钠>酒石酸>聚羧酸>无机磷酸盐>多元醇。

⑤掺入缓凝剂的时间不同可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发生变化。通常,掺加时间越晚,缓凝作用越显著。
 
作为性能好的缓凝剂应当在参量少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缓凝作用,而在一定掺量范围(0.01%~0.2%)内凝结时间可调整性强,并且不产生异常凝结。另外,最理想的是使初凝时间延缓较长,而初凝与终凝之间时间间隔要短。
 
表3-83和表3-84中列举了各种缓凝剂对水泥浆凝结时间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不同缓凝剂的作用差别较大。在较低掺量下其作用特点可表现为两种:一种为显著延长初凝时间,但初凝和终凝间隔时间缩短,说明它们具有抑制水泥初期水化和促进早期水化的特性;另一种是初凝影响较小,显著延长终凝时间,但不影响后期正常水化。前者适于控制流动性,后者适于控制水化热。因此,只有正确掌握外加剂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才能合理使用外加剂,达到最佳效果。

 

(2)对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影响
 
有一些缓凝剂可能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,但与引气剂的作用不一样。某些缓凝剂,如羟基羚酸等,它们可以使外加剂的作用因引入的空气量有所降低。至少这类缓凝剂不会引入更多的气体。因此,在对浆骨比参数有较多考虑的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时,缓凝剂对空气含量的影响应加以注意。

缓凝减水剂中,木质素磺酸盐类都有引气性,糖蜜、糖钙、低聚糖、多元醇缓凝减水剂一般不引气。
 
(3)对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的影响
 
一些缓凝剂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,能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大,这在羟基羚酸类缓凝剂中比较常见,将其与减水剂按一定比例复合使用时,它们对拌合物流动性的提高往往比单独使用减水剂时要大一些,因而许多缓凝型减水剂比标准型减水剂的减水率往往要大一些。



 

®鼎昌新材料™ | 版权所有 | 若非注明 | 均为原创™
㊣ 转载请附上文章链接并注明:www.sxth163.com
㊣ 本文永久链接: 缓凝剂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